分离焦虑症(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,SepAD)是指这样一种感觉,由于个体与特定人(指有强烈情感依恋的人)或地点分离而造成过度的、不适宜的焦虑。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,哪怕是时间极短的分离也可能会造成恐慌。
分离焦虑症起源于依恋理论,该理论主要由John Bowlby提出并发展完善。Bowlby 认为,在小时候,个体本能地会寻求与熟悉的照顾者亲近,尤其是当他感到惊慌时,他期望在这些时刻他能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保护。
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
依恋理论的一个核心主张是,人类都有一个天生的依恋行为系统,该行为系统围绕着向依恋对象寻求亲近感这一目标而展开。在Bowlby看来,依恋系统实质上是要「询问」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:我要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?他接受我吗?他关注我吗?如果个体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「是」,他会感到被爱、安全、自信,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、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。但是,如果个体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「否」,他则会感到焦虑,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:从与依恋对象频繁的眼神接触到主动跟随等等,这些行为将会持续并强化,直到个体与所依恋对象重新建立足够深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,或者直到个体「精疲力竭」,后者一般出现在长时间的分离或失踪的情境中。John Bowlby指出,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个体会长时间地体验到失望和痛苦,后期将可能引起抑郁并发症。
依恋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是“安全基地行为”(Security base behavior)。一个安全的依恋者能够把依恋对象当做自己在外部探索的安全基地,在恐惧、焦虑时作为安全的避难所,他们相信依恋对象能够对他们的要求做出反应,并坚信依恋对象有能力作为自己的安全庇护所。
提到“安全基地”,我们重新把目光转移回“分离焦虑”上,我觉得产生分离焦虑的最主要原因是,个体缺乏安全依恋,安全基地概念模糊,当一个人缺乏归属时,生活中哪怕一个很小的波动,也可能会在他内心世界引起“轩然大波”,因为在他“内部”缺少使自己稳定的因素。
如果个体可以在依恋对象中获得足够多的归属感,建立稳固的安全基地,那DS将提供这样一种思路:DS关系和诸多亲密关系有明显的不同,在之前的文章我曾多次提到:“DS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亲密关系,是每一分每一秒都渴望融合在一起的亲密感,一种强烈的从属关系和极端的占有欲。这种极端的占有和紧致感会让彼此心理上获得极大的满足。”所以在应对“分离焦虑”上,个体和依恋对象如果建立极端的亲密关系,将会极大程度上稳固个体的“内部工作模式(internal working models,IWMs)”。
在个体和依恋对象的实际“交往”会形成个体与依恋对象之间的内部工作模式,它是早期依恋经验的内部表征。内部工作模式最初是基于年幼儿童对依恋对象行为的预期而建立的,之后逐渐发展成为包括个体自身、依恋对象、对各种关系经验的解释,以及如何与他人交往的决策规则等内容极为广泛的表征。内部工作模式中最重要的两个角色:一个是依恋对象,指的是当个体需要时,看护者是否是可得的、敏感的和有反应的;另一个是个体自身,指的是个体认为自我是否有价值或值得关爱和看护。
在DS关系由于存在权力上的不平等和单向的臣服关系,导致sub对dom几乎必然产生依恋。此时sub对dom的感受非常接近于年幼儿童对父母的依恋,这有别于平等的恋爱关系中一方对恋人的依恋。其实在DDLG中little表现出“年龄退行”,在little space里表现出“幼稚”行为,也可以看作是对其内部工作模式的重塑。
DS/DDLG对内部工作模式的重塑:
前依恋阶段:这个阶段的little可以分辨照顾者的声音和气味,但是并不介意与照顾者分离,还未形成与照顾者的依恋关系。
“正在形成的”依恋阶段:这个阶段的little对照顾者会有更亲热的反应,如各种行为习惯会依赖照顾者,但是仍然不介意与照顾者分离。
明确的依恋阶段:这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第一个“分离焦虑期”。这个阶段的little已形成了对照顾者的依恋关系,当照顾者离开时little会烦躁不安。
双向关系的形成:这个阶段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依恋关系,little的潜意识里会发展形成一种概念,让她可以理解即使照顾者离开后仍是会回来的,基本的安全感就此形成。
重塑后的“内部工作模式”,主要以无意识方式运行,并且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永久,它决定着个体的行为方式,并成为未来关系的参照系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个体倾向于用已有的“内部工作模式”去理解新的信息,个体永远依赖于照顾者,但照顾者也将成为个体稳定的因素,并彼此捆绑。
最新评论
矫情
写的真好
感动
最近遇到这样一个主,很绅士
是真实的故事吗?
写的真的好啊
遇人不淑,看得我好难过。
第二种不就是我嘛? 我还以为dom要进行第一种。。 怪不得女生比较听我的话,潜移默化的进行了dom